山东2项目入选第六批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》
山东2项目入选第六批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》
山东2项目入选第六批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》
6月6日,济南市历下区“6·9”国际档案日系列(xìliè)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历下区文体档案中心举行。图为工作人员向(xiàng)学生们介绍档案知识。(记者 刘飞跃 通讯员 刘春亮 报道(bàodào))
国家档案局9日公布了(le)第六批(dìliùpī)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(mínglù)》,共52个项目,山东推荐的2个项目入选: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全省政权组织档案(1940—1950)、《银雀山汉墓竹简》。
国家档案局从2000年开始实施“中国(zhōngguó)档案文献遗产工程”,将(jiāng)有特色、有典型意义、急需(jíxū)抢救的国家级档案文献,陆续列入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》,截至目前,共公布了250项。山东高度重视珍贵档案文献保护与开发工作,共有9项入选(rùxuǎn)。
山东省档案(dàngàn)馆馆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(de)(de)山东全省政权(zhèngquán)组织档案(1940—1950)共有文书档案51349件、照片档案167张,主要是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、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、山东省政府、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其所属地方行政机构于1940年至1950年间(niánjiān)形成的文件材料,内容涉及(shèjí)山东抗日(kàngrì)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建设,从动员人民抗日救国、反击国民党进攻以及在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、土地改革运动,到(dào)发动人民群众开展经济、文教、民政等各方面建设,再到强化对权力(quánlì)运行(yùnxíng)的制约监督、惩治贪污腐败、扎紧制度笼子等诸多方面。系统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全省政权组织(山东)从无到有、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,在全国是独一无二(dúyīwúèr)的,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。
1972年4月,山东博物馆与临沂文物组在临沂银雀山联合发掘了两座西汉(xīhàn)前期墓葬,出土了近五千(wǔqiān)枚简牍,即《银雀山汉墓竹简》。这批简牍内容丰富,包括(bāokuò)《孙子兵法》《孙膑(sūnbìn)兵法》《六韬》《尉缭子》《晏子》《守法守令等(děng)十三篇》《七年视日(rì)》等古籍及古佚书,涵盖军事理论、治国方略、阴阳数术、方技等多个(duōgè)领域。其中,《孙子兵法》与失传千余年的《孙膑兵法》同墓出土,澄清(chéngqīng)了自唐宋以来关于孙武、孙膑其人其书的学术争议。目前(mùqián),“银雀山汉简文化展”正在山东博物馆三楼15号展厅举办,展览将持续到今年7月25日。
山东此前入选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》的项目有清代《八省运河泉源(quányuán)水利情形总图(zǒngtú)》、清朝同治(tóngzhì)年间绘制的《六省黄河堤工埽坝情形总图》、孔子世家明清文书(wénshū)档案、解放战争时期临朐支前《军鞋账》、北海银行档案、东海关档案、近代青岛城市地图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